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索 引 号 11150125011700328R1115012ZB/2025-00072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5-03-11 公文时效
索 引 号 11150125011700328R1115012ZB/2025-00072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5-03-11
公文时效

文字:关于武川县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实施方案等六个方案的解读——《武川县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解读

发布日期:2025-03-11 15:15
A+ A-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武川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开展“六个行动”中就业促进行动的安排部署,依据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推动“六个行动”落地见效的实施意见》精神,由县人社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我县当前就业形势等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本《方案》,并经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

二、方案的框架和结构

《方案》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目标,第二部分是工作举措,第三部分是组织保障。其中第一和第二部分是《方案》的重点内容,明确了促进我县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和举措。

三、重点内容

(一)主要目标

2025年,武川县全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注重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全县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计划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通过新增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促进200名以上大学生等青年在武川县就业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稳定在4.2万人以上,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60人次以上。

(二)工作举措

工作举措围绕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以及加强服务保障等七个方面展开,提出了26条具体措施,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就业工作。

1.创造更多就业机会(5条)。主要是①稳固第一产业就业根基,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农业产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②提升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项目投产运营,扩大就业规模。③扩大第三产业就业规模,实施就业扩容行动,推动服务业升级,壮大新业态就业群体。④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通过多种途径发布惠企政策,利用平台精准推送政策,优化政务服务,落实税收减免等政策,加强市场监管,促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增加就业岗位。⑤建立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机制,将就业目标纳入项目评估,多部门协同收集企业用工需求,人社部门据此开展就业服务活动,确保项目带动就业增长。

2.鼓励创业带动就业(3条)。主要是①加强创业扶持力度,开展创业培训和实训,为初创企业提供服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给予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②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金融机构合作,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助力企业获取信贷资金。③推动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实施“人才添翼计划”,建立引才机制,创建创新平台,吸引人才入驻,带动群众增收和就业。

3.提升技能促进就业(3条)。主要是①加强教育与就业协同,构建特殊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职教中心开设新专业,推动“雨露计划”学生就业,开展委托培养等。②支持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推行精准培训模式,开展亟需紧缺的技能培训,推进学徒制培训,组织技能竞赛等。③提升技能培训精准性,通过乡镇摸排、部门调研收集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分层分类培训重点群体。

4.促进重点群体就业(5条)。主要是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摸排信息、落实政策、提供基层岗位和企业招聘岗位、开展培训指导、发放补助奖励等措施,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②促进退役军人就业,摸清信息精准帮扶,实施就业创业联盟计划,开展培训和举办招聘会。③促进农民工就业,确定以工代赈项目,利用京蒙协作资金推动产业发展,实施劳务协作项目,稳定转移就业规模。④促进残疾人就业,提供技能培训,落实奖励制度,兜底安置就业困难残疾人。⑤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精准识别,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5.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5条)。主要是①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布局“家门口”就业服务网点。②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开展直播带岗,运行“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实现就业业务线上办理。③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活动,举办各类招聘会,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就业信息。④提升季节性用工服务水平,指导9个乡镇成立劳务服务公司,精准搭建对接平台,完善劳务集散地功能,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业务。⑤提升就业政策知晓度,推行“政策找人”等服务模式,梳理“政策包”分类推送,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6.加强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3条)。主要是①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妥善处理欠薪案件。②健全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强化乡镇调解工作,发挥各方力量引导依法用工和维权,加大“互联网+调解仲裁”工作力度。③健全社会保险体系,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监督用人单位参保,完善服务平台,落实相关保险制度,扩大参保覆盖面。

7.加强服务保障(2条)。主要是①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权益,推行义务教育“零门槛”招生入学政策。②持续加强就医保障,推进京蒙协作医疗项目,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合作,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