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2025-04-01
为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进一步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结合自治区教育厅部署要求,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制定了《呼和浩特市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现予以公布。
2025-03-172025-03-17
为落实《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督促学校引导学生和家长选择经公示符合条件的托管机构的要求。现向社会公布我市持有公示卡的校外托管机构名单。附:呼和浩特市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名单(武川县)
2025-02-26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重点任务有哪些创新点?答复:一是以书写教育实现语教融合的新突破。首次从语言文字角度切入,聚焦书写教育的育人功能,以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为抓手,实现语言文字与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以书写教育拓展“五育”融合的新空间。更加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培养良好书写习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参与社会活动等角度入手,创新提出规范书写、文化传承、审美能力、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政策举措,拓展了“五育”融合实践新空间,进一步提升了书写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三是探索数字赋能书写教育的新途径。立足数字时代教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探索数字化技术手段赋能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新途径,鼓励各地各校用好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等语言文化类数字资源平台,努力形成人人、处处、时时都能学习规范汉字的新生态。四是构建融贯书写教育全链条的新机制。在已有政策文件主要聚焦“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从学校育人单一维度扩展到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家校社共育等多个维度,对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评价提出要求,为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因地因校制宜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提供政策指引。
2024-11-18问: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如何运用先进技术深化信用数据开发利用,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智能化水平?答:将主要从三个方面积极推进有关工作。一是联合加工。《实施方案》提出,支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加工联合实验室。实验室旨在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安全的数据环境,通过隐私计算等方式,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对敏感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为金融机构模型训练和产品创新提供基础。二是特色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展“信易贷”专项试点,支持金融机构推出细分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试点的目的,是将产业链链主企业、集中交易场所、产业集聚地掌握的特色信息与公共信用信息充分融合,支持金融机构向特色产业提供更为精准的融资服务。下一步,我们将选择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和金融机构继续扩大试点范围,结合地方特色产业、优势项目,面向市场需求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精准推送。当前,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不少便民惠企的政策,但政策的宣传和申办分散在不同的部门,经营主体有时不清楚是否有条件申请、找谁申请、如何申请。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地方利用平台汇总辖区内各项便民惠企政策,通过对涉企信息的加工分析,将相关政策精准推送至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推动政策在线申办、直达快享。四是稳步开放。信用服务机构是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以市场化方式开发利用信用信息的重要力量。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将研究制定信用信息平台授权运营的条件和标准,依法合规向包括征信机构在内的各类信用服务机构稳步开放数据,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专业化优势,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促进信用信息深度开发利用,更好满足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2024-09-10近期,有不少读者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提醒其关注名下“沉睡账户”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什么是“沉睡账户”?如何处理自己的“沉睡账户”?去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启动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持续一年,由各银行机构对“沉睡账户”持有人进行提醒和通知。近日,记者专访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和中国银联云闪付部有关负责人,对读者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工行对于“沉睡账户”的定义是,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需要明确的是,主动交易指的是存现、取现、转账、消费等除计结息、账户管理费以外的交易;银行账户只包括储蓄账户和结算账户,不包括信用卡账户。有的客户在多个银行开立多个账户,其中一些账户并不经常使用,久而久之就会被遗忘,甚至银行卡或者存折也难以找到,最终就容易变成“沉睡账户”。对于自己名下的账户是否属于“沉睡账户”,建议金融消费者关注相关银行的公告、提示,或咨询银行工作人员。
2024-09-10主办单位:武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镇 电话:0471-8812203
邮编:011700 蒙ICP备1600435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2502000102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