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索 引 号 0001115012CG/2021-00148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1-09-23 公文时效
索 引 号 0001115012CG/2021-00148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1-09-23
公文时效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关于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2021-10-08 15:05
A+ A-

全面开展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工作,为校园营造安全、整洁、有序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我局高度重视,主动担当,强化领导、加强宣传、狠抓整治,坚持“零容忍”工作要求,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

开展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以来,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加强与城区各学校联系,听取校方意见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联动方案,联勤联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切实为广大师生营造整洁、有序、舒适、平安的学习环境。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成立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霍建平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党组书记  局  长

副组长:苏东升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党组成员  副局长

王永宏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党组成员  副局长

成  员:霍喜寿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党总支副书记

邸奇虹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综合办公室主任

梁少峰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计财装备股股长

张如意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市容中队队长

高东辉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环卫中队队长

张  也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市场中队队长

崔  岩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规划中队队长

马一丁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物业中队队长

常  飞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法制中队队长

张鑫博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执法监督股股长

班少龙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金三角中队队长

韩汝佳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南园区中队队长

杨利斌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广场管理股股长

李  慧  武川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垃圾填埋厂厂长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综合股(一),由邸奇虹兼办公室主任。

二、突出重点,力求实效

(一)明确整治内容

将取缔流动商贩、规范门店经营秩序、规范门头牌匾、规范市场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卫生、规范校园周边机动车辆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排查安全隐患作为整治重点工作。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实效

1、加大宣传,积极引导。一是组织执法人员到校园周边采发放宣传单、填写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开展有关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督促学生树立正确消费理念,提高食品防范意识,积极参与和支持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二是加强对校园周边流动摊点经营者进行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逐户、逐点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要求,积极引导流动摊贩到制定的市场、便民服务点进行经营;三是借助新闻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等手段,广泛宣传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目的和意义,及时报道治理工作的相关情况,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四是通过公益广告、“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在城区所有门店悬挂“三包”责任制牌匾,上门发放宣传彩页,提高群众对法律规章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确保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促进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营造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城市管理良好氛围。

2、摸底排查,集中整治。一是全面摸底排查。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校园周边的摊点、门店、建设工程以及对各类损坏的公用设施进行排查,并结合投诉举报等工作,深挖区域性、行业性隐患,对排查出的问题列出清单,制定整改措施;二是严格岗位职责。对校园周边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机制,严格按区域落实责任,并加强对定点人员管理效果的跟踪督查,对管理情况进行问效问责,同时实行轮班制度,尤其是确保在中学晚自习放学后的时段不出现管理空挡,实现全时段监管,同时针对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管理上易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执法力量,增加巡查次数,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三是集中整治重点问题。把上学、放学时段学校周边存在安全隐患的小食品摊点、机动和非机动车辆的停放等问题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整治,坚决取缔校园周边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和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流动餐饮摊点,对屡教不改的,依法暂扣其经营工具,同时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时段,安排执法人员定点值守,对接人、载客的各类机动和非机动车进行规范停放,确保学生安全通行。四是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广大市民群众和学生家长反映校园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开展了环境卫生、占道经营、流动商贩、车辆停放等多个专项整治,改善了校园周边环境卫生、规范了经营门店、取缔了流动商贩、规范了车辆停放,城区校园周边市容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3、协同配合,齐抓共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部门多、企业多、群众多,同时由于涉及到未成年人的安全,导致整治工作繁琐复杂,为落实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局积极联合教育、公安、食药、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工作,并积极寻求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截至目前,对校园周边垃圾点及时清理,增加垃圾点消杀次数,规范校园周边门店50多户、劝离游商游贩16次、暂扣流动商贩违规物品7次、整治门头牌匾30余块、下发整改通知书30 余份、配合相关部门对学生小饭桌的餐厨废弃物,生活垃圾处理及噪音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共享单车60多辆,杜绝了校园周边车辆乱停乱放,使城区校园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一)摊贩流动性大、经营工具现代化、经营手段伪装化、经营品种时段化、增加了监管难度,迫使管理部门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容易造成反弹。

(二)社会舆论倾向摊贩。因摆摊人员大多为下岗失业、低收入群体,部分为残疾人士,在舆论中具有优势地位,迫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往往遭到质疑和抨击,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目前,我县对流动摊贩的地方处罚依据是《呼和浩特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但相关配套的办法、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未能继续完善,造成在执法过程中对新情况、新问题查处难度较大的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创新城市管理执法办法

采取人员定点和车辆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打破常规执法作息时间,有针对性地、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各中小学校实行定点、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增加学校周边网格执法人员数量,调整网格工作时间,突出上、下学高峰期的管控。并采取不定期开展流动摊点专项整治活动,整治期间,派专人定点定时蹲守,极大的提升了日常事件、应急事件的快速处置效能。努力将执法工作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二)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在今后的日常监管工作中,始终把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放在管理执法的首要位置,主动加强与广大市民的宣传联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大力开展先进典型的正面宣传,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报道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凝聚社会共识,扩大城管执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力打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城管执法环境。针对群众城市管理意识淡薄、社会各界对城管执法工作抱有偏见等现实问题,主动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联系协作,宣传法律法规,曝光违法案件,保障了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让城市执法管理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