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 > 义务教育 > 义务教育
索 引 号 0001115012JY/2020-0029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教育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15-05-28 公文时效
索 引 号 0001115012JY/2020-0029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教育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15-05-28
公文时效

武川县第二小学《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发布日期:2015-05-28 10:50
A+ A-


内 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83

教师:武川县第二小学  薛鑫华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周长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通过深入专研教材和新课标理念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一定的测量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为:

   会用不同方法,不同的测量工具,正确测量物体的周长。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通过懒羊羊跑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为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教学过程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在新课引入中,借用懒羊羊减肥操场跑步的情境,既富有童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中,通过三次动画演示,激发和调用学生“跑一圈”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边线”、“封闭(起点出发回到起点)”;接着抽象到平面图,再次组织学生辨析,及时巩固学生“一周”的表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操场一周有多长”的度量问题,通过数据连加得到操场一周长度并揭示“周长”概念,借助“操场的周长”这一材料,帮助学生即时形成“周长是一周的长度”这一初步表象。」

 在周长概念教学中,先通过三角板和钟表实物的描画一周,在辨析中强化“一周”的概念,接着组织学生想象并实物剥离演示,帮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两种图形的一周(边线),增进“一周”的理解。在三角形一周长度测算中,通过每条边的剥离、三边合拼成一条线段、三边长度累加等系列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三角形周长的由来;在圆的周长测量活动中,真实有效地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方法。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回顾了操场、三角形、圆形一周长度的研究过程,过渡到“图形一周都有固定的长度”,抽象到图形的周长,并通过角的边线,概括和完善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真可谓水到渠成。」

内化巩固环节分三个层次活动推进周长概念的进一步理解。第一层次是组织学生生活举例辨析,并自己动手通过量一量,算一算会计算图形的周长。第二层次活动,先安排了单个长方形周长的推断,感悟长方形周长和边的关系以及周长累加方法;接着在长方形内部增加线段,组织学生对长方形周长加以判断,在描一描的活动中再次让学生明晰“一周”关注的是边线,与内部线段无关。第三层次活动,先推算了正方形周长,接着在图形拼组中感受了面积和周长的关联,使学生发现图形拼组周长并不是简单相加,再次强调了“一周”“边线”核心要素。」并通过图形边线迁移的办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拓展学生的思维。


板书设计:

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