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1115012ZB/2019-04539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18-08-16 | 公文时效 |
索 引 号 | 0001115012ZB/2019-04539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18-08-16 |
公文时效 |
可镇人民政府,县各有关部门:
《武川县创建健康促进县行动规划(2018—2020年)》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28日
武川县创建健康促进县行动规划
(2018—2020年)
为进一步改善我县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质,有效控制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全面提高我县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特制订本行动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提高居民健康素质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以“一切为了健康、人人享有健康”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居民参与、人人行动”工作原则,广泛开展各类健康促进和创建活动,干预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二、总体目标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体系,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手段,增强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居民采纳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有益健康的环境,促进“健康、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使全县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逐步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水平明显提升。2019年达到全区健康促进县各项规定指标要求。
三、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健全和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
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充实健康管理、健康素养监测专业人才;各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要明确健康教育专职负责人,配备1名以上专职健康教育技术人员,并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设备和仪器,达到全区健康促进县相应标准要求。
2.全县所有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要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7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居民重点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75%,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提高到20%。
3.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信息网络,卫计局组织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学校、村(社区)和家庭开展以《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重点内容的群众性大型系列讲座和各类咨询活动。
(二)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公共环境
1.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业、村(社区)和健康家庭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场所内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2.到2019年底,60%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县医院、中蒙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50%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3.到2019年底,30%的村(社区)符合健康村(社区)标准,每个行政村、社区分别评选出3个、5个健康家庭;居民对健康促进县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
4.全县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全面禁止吸烟。
5.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食品,提供锻炼场地和设施,对有健康困难的家庭开展适当的社会救助和社区帮扶活动,建设健康安全、愉快的自然环境和和谐互助的社会人文环境。生活污水和粪便实现无害化处理。
(三)广泛开展健康促进重点活动
1.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以提升辖区居民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和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重点内容,在电视、移动媒体和新媒体播放健康公益广告,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深入村(社区)开展健康巡讲,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组织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质量和覆盖面。
2.健康中国行。围绕“健康中国行”年度主题,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优势,有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按照服务规范要求,通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宣传栏,开展健康讲座、健康咨询、个体化健康指导和参与式体验等服务,鼓励村(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健康促进县建设活动,倡导“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创建健康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积极参与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有效落实健康教育服务内容,达到健康促进县相关指标要求。
4.卫生日主题活动。坚持日常宣传教育与主题日宣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结核病日和艾滋病日等节日纪念日时段,多部门联合深入城乡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5.营造社会氛围。开展健康促进县宣传推广,定期开展媒体培训和交流,全方位宣传健康促进县理念,宣传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重点工作,展示活动的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为创建健康促进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
(四)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工作
制定卫生应急健康教育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积极开展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健康促进与教育,重点做好防治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编制内容新颖、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手册、墙报等宣传资料。继续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针对农村卫生与农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宣传普及饮水安全、粪便无害化处理、烟草危害与控制、病媒生物防制和疾病防治等知识。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现场指导,根据疾病防控工作进展,建立定期更新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信息库。
(五)加强健康教育人员能力建设
加强健康教育人员能力建设,县乡两级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每年必须参加1次以上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参加培训率达100%。加强各级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各级健康教育人员必须具备健康传播活动策划、项目方案设计、实施及评估等能力。
(六)加强健康教育科研能力研究
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发新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模式,促进全面发展。
四、策略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以卫计部门为主导,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龙头,以城乡基层卫生计生机构为基础,包括医院和其他卫生计生机构、机关、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在内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卫计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将健康素养促进提升到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健康素养水平作为评价深化医改和卫计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纳入卫计工作绩效考核。
(二)加大经费保障。卫计等部门要积极争取更多社会资金用于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财政部门要按照预算安排保障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经费需求,扎实有效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
(三)强化能力建设。健全覆盖全县的健康教育专业网络,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在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中负责开展规范制定、组织实施、监督评估等工作,为其他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指导;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开展本业务领域内健康教育活动;医院和其他卫计机构要以健康素养促进为核心,面向患者、家属、机构内工作人员和村(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依托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康促进场所和基地,完善工作网络。
五、实施与评估
建立评估机制,组织督导和考核工作,制定实施考核办法和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调整和修订意见,并通报考核结果。考核内容围绕主要目标实现、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