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2024-00424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4-03-05 | 公文时效 |
索 引 号 | 000/2024-00424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4-03-05 |
公文时效 |
一、制定背景及依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县“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按照《呼和浩特市2024年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方案》(〔2024〕2-13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管理办法》(交公路发〔2022〕111号)等文件要求,武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结合我县实际,编制了《武川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方案》(武政办字〔2024〕3号)(以下简称《创建方案》)。
二、主要目标
按照“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要求,到2024年底,我县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覆盖广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养护能力和路况水平实现双提升,客运货运和物流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农村公路在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更加突出,人民群众对农村公路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成功跻身全国示范县创建名单行列。
三、重点任务
(一)补白提质,建好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
1.优化路网布局。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行政村、自然村公路覆盖率,着重提升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行能力,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解决好“畅返不畅”“油返砂”以及道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窄、未硬化、超期服役等问题路。全面消除四、五类农村公路危桥,公路桥梁达到二级公路荷载以上目标。
2.助力产业发展。围绕高原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强农村公路规划与建设工作,重点推进藜麦科技小院、哈达门高山牧场、淖尔梁景区等产业区周边的农村公路建设力度。
3.加强建设管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要严格遵循建设程序,落实“七公开”“三同时”制度,坚持立项、设计、审批、备案、征地拆迁、技术标准、质监验收、审计支付“八统一”,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
(二)以管为要,激发农村公路内生动力
1.加强道路数据管理。动态维护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基础数据库和内蒙古公路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做好农村公路数据信息的采集、上传、维护和更新工作。充分利用数据库做好农村公路规划工作和运行状况监管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项目。
2.全面推行“路长制”。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路长管理体系,确保“路长制”公示信息明确、运行设施设备完善、职责权限清晰精准、巡查检查深入准时、整改病害高效到位。
3.强化执法监督。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县交通局、交管大队负责X018、X019、X029、X030、X033五条县道的执法巡查工作,同时指导各乡镇做好辖区内道路巡查工作,确保县域内农村公路安全运行。建立健全“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重点对超载车辆、损坏道路设施情况进行检查处理。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群,用好路政巡查系统APP和交通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业务交流,提高执法工作效率。
4.加强路域环境整治。统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动员“村两委”、党员、公益岗和志愿者全面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活动。加强绿化美化,打造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示范路,对公路原有绿化进行查漏补缺,栽植灌木和花草,为公路沿线增绿添彩,使宜林路段的绿化率逐步提升,公路沿线绿化率达50%以上。推动农村公路“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工作,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同城乡规划、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相协调。
5.推进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运用大数据、5G、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做好“三超一疲劳”等监管工作;依托乡村治理“雪亮工程”在全县各乡镇、村进出口等农村公路关键节点安装智能监控设备,推进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
(三)养护并行,保障农村公路服务效能
1.积极推动养护改革。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分级管理原则,积极推动道路分级养护制度改革,各级道路养护主体应建立健全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模式。
2.扎实推进日常养护。制定年度养护任务计划,扎实做好道路综合巡查工作,重点做好路基、路面、桥涵、绿化、安全设施等情况进行巡检。充分调动脱贫户、监测户积极参加路域环境整治等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全覆盖。
3.提高农村公路路况质量。每年县、乡道大中修工程规模不低于养护里程的5%,逐步实现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稳中有升。每年对县域内道路的路面技术状况指数进行一次自动化检测,运用检测结果积极争取道路养护项目。
4.强化应急保通工作。加大对崩塌、滑坡、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路段的监测和巡查力度,做好恶劣天气预报和各级道路交通管制工作。配足配齐应急保通队伍,对灾毁路段第一时间进行抢修保通,及时上报农村工作水毁情况,做好灾毁公路修复工作。加强应急保通物资储备工作,足量足质储备好吊车、装载机、浮桥、帐篷等物资设备。
(四)统筹运营,深挖农村公路服务潜力
1.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在城际客车、建制村通客车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新能源客车覆盖和更新换代工作。积极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发展,完善招呼站或候车亭等设施设备,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
2.积极推进物流园建设。做好物流园区选址、设计等工作,建立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规模合理的物流园。积极引进物流园营运主体,确保物流园高效运营。
3.优化农村物流网络。统筹客运站点、电子商务、便民商店、邮政网点、通信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提升农村物流网络效能,实现“多站(店)合一、资源共享”发展目标。
4.积极发展新业态。强化出租车车辆管理,确保出租车在线监管全覆盖。积极挖掘电招预约出租车潜力,支持电召预约出租车为群众出行提供“门到门”服务,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百米”。
5.优化政务服务。做好企业、个体户的道路运输许可证的审批工作。按时完成驾驶员年审工作。实现“不跑腿线上办”“只跑一次腿只进一次门”等多种服务模式有机结合。不断强化政务服务从业者工作能力,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领域政务服务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
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工作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十四五”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的核心任务,是持续提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水平做好开路先锋的重要举措。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将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加强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要充分认识“四好农村路”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意义,落实“四好农村路”和路长制例会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各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结合实际紧盯创建目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落实好乡镇主体责任,发挥好部门、乡镇、村主力作用,确保“四好农村路”创建措施落地见效,确保我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成功。
(三)加强资金保障
财政部门要强化资金保障,严格落实中央车购税资金、自治区级成品油税费改革资金以及“以奖代补”等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计划分配,统筹乡村振兴、文旅等涉路各项资金,保障“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功。加大养护投入力度,要足额落实农村公路日常养护配套资金,确保2023-2024年日常养护资金投入均达到国家“1053”标准;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进行绩效考核,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四)加强宣传引导
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结合政务信息公开、媒体宣传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动态、先进经验、创新理念以及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等事迹加强宣传报道。拓宽宣传渠道,积极利用微信微博、广播电视、悬挂横幅、现场宣讲等渠道宣传“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强化精准宣传,对农村群众实施村民大会、村小组会、入户宣传、短视频宣传等高效宣传方式,确保取得宣传实效,形成良好的示范创建氛围。
(五)开展示范创建。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要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美丽农村路”创建活动,定期组织评比活动,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促进全面创建。要定期通报创建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
(六)强化监督考核。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县政府督查室将加强对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的督查考核,重点对责任落实、资金投入、工作成效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年度考核,及时掌握创建情况,并落实考核结果与农村公路投资挂钩的奖惩机制,确保如期完成创建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