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编码 | 待定 | ||
事项名称 | 对违反种子包装、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备案制度的处罚 | ||
权力类别 | 行政处罚 | ||
设定依据 | 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15年修正本)
第八十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一)销售的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二)销售的种子没有使用说明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规定的。(三)涂改标签的。(四)未按规定建立、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五)种子生产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或者受委托生产、代销种子,未按规定备案的。
第三十六条 种子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和保存包括种子来源、产地、数量、质量、销售去向、销售日期和有关责任人员等内容的生产经营档案,保证可追溯。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具体载明事项,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及种子样品的保存期限由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十八条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有效区域由发证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确定。种子生产经营者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载明的有效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或者受具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生产经营者以书面委托生产、代销其种子的,不需要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但应当向当地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符合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种子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有效区域为全国。
第四十条 销售的种子应当加工、分级、包装。但是不能加工、包装的除外。 大包装或者进口种子可以分装;实行分装的,应当标注分装单位,并对种子质量负责。
第四十一条 销售的种子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附有标签和使用说明。标签和使用说明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种子生产经营者对标注内容的真实性和种子质量负责。
标签应当标注种子类别、品种名称、品种审定或者登记编号、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生产经营者及注册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和信息代码,以及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
销售授权品种种子的,应当标注品种权号。
销售进口种子的,应当附有进口审批文号和中文标签。
销售转基因植物品种种子的,必须用明显的文字标注,并应当提示使用时的安全控制措施。
种子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诚实守信,向种子使用者提供种子生产者信息、种子的主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适应性等使用条件的说明、风险提示与有关咨询服务,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种子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
||
责任主体 | 武川县林业和草原局 | ||
责任事项 | 1.立案责任:发现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六十二条的违法行为(或者举报、移送的违法案件),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2.调查责任:对处理案件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执法人员不能少于2人,调查时应向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听取当事人辩解陈述并作笔录。执法人员应保守有关秘密。3.审查责任:审查案件调查报告,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主要证据不足时,以适当方式补充调查)。4.告知责任: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林业行政处罚决定的违法事实、理由及依据,及其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的权利。5.决策责任:作出重大行政处罚的,依照相关规定进行集体讨论,作出具体处罚内容的决策。6.决定责任:制作《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行政处罚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情况等内容。7.送达责任:《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按法律规定的方式送达当事人。8.执行责任:依照生效的林业行政处罚决定,执行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项目。9.法律法规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 | ||
追责情形及追责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15年修正本)第七十条 农业、林业主管部门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