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神韵武川 > 印象武川 > 旅游动态

201406/2000:00

来源
文体局

A+ A-
保存

百杂工艺----皮匠

   皮匠,又称黑皮匠。为制作大畜皮革用品的工匠。
  儿时,因我兄在当时的皮革厂学徒,对此行当有所了解,武川饲养大牲畜,大畜皮革产量大,大畜皮革制成的物件用量也大,产品的主要用途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在解放前后和计划经济时代,武川当地产大畜皮,除按计划一部分被调往区内外,另一部分为当地加工。大畜皮加工就成为当时比较重要的行业。主要产品有马车、小驴车的绳线、拉运货物索绳(因当时没有尼龙绳、塑料绳,农业生产所用绳线主要是麻绳和皮绳)和为牧区加工马鞍具所用皮革、马鞭、牧鞭、骆驼驮架、驴驮架是皮带、皮绳。皮革制作主要有四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熟皮脱毛,将畜皮放入大水池内(地下挖坑、用砖、水泥垒成的)并放入生石灰、盐沤制去毛。第二道工序是将畜皮搭在铲皮架上,用铲皮刀将熟制去毛的大畜皮板铲去肉渣。第三道工序是柔制,将铲好皮板凉干加油(主要是猪油)进行柔制软化后皮革就制好了。第四道工序是用皮条刀?口刀、槽锥、绕坯车、攒绳车、木刮子等工具按用途制作皮革。经过这四道工序皮革的成品就制作完成了,就可以上市销售了。有时做马车套绳拉绳也直接用带毛的生皮制作,这种绳子比较硬、抗拉强度大,适合做三套甚至四套马车的套绳。
  黑皮匠使用的工具有:铲皮架、系铲皮时搭放大畜皮的木制架子,有大架和小架之分。
  铲皮刀。将熟制好的大畜皮板铲去表皮和肉渣用。刀为半弯长条形,宽约3-5寸,两端安木把,使用双手执刀铲之。
  皮条刀、斜头刀。将制作好皮革按需要割成宽或窄的皮条。
  厾口刀,四棱锥、板锥。是在皮革剜眼,辫鞭稍,做马鞍搭皮图案等的用具,根据所需大小形状,选不同的工具。
  槽锥。中间有槽,锥杆上有眼,可穿皮线(皮筋子)进行缝制用。
  攒绳车、绕坯车、木瓜子。均为攒皮绳用具。
  黑皮匠生产活动中割皮线(也称皮筋子)那得是技术极高的老师傅才能做的活,而且还有一定的讲究,破皮筋用皮条刀(形似半月形上装有小木柄)可一人操作,也可两人操作,一人操作时将制好的整张大畜皮用钩悬于房樑柱子或大皮架上开始割制,两人制作一人破皮筋,另一人执皮,破割皮筋子时需集中精神一鼓作气,周围的其它人不能大声说话,也不能弄出太大响动,怕做活的人走神,因哪皮刀刃极快,稍不留神就会伤人,那功夫形似空中飞刀,只见一股股皮线正落下来,却看不见是如何被刀割下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黑皮匠已淡出人们视野,但黑皮匠的脏累和技术极高的功夫却深深的留于记忆之中。(刘星明)

主办单位:武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镇 电话:0471-8812203 

邮编:011700 蒙ICP备1600435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2502000102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