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5-16
来源: 武川县森林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自治区、市关于林草资源保护的决策部署,武川县主动作为、精心谋划,全面开展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全力守护林草资源安全,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统筹部署,构建高效工作格局
武川县林草局多次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成立了毁林毁草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并下设综合协调组、问题排查组、打击处理组、监督执纪组4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了“一把手抓总、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协同落实”的责任体系,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印发《武川县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武川县打击遏制毁林毁草违法占耕问题明白卡》,对2022年以来的卫星遥感图斑、群众举报等问题展开全面自查。聚焦临时占用地、矿山非法占地等重点领域,建立“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整治处置”双台账,实施“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整改”,有力推动整治任务落地见效。
多维发力,推进整治纵深开展
在整治过程中,武川县林草局建立“乡镇初查—部门研判—执法查处”闭环机制,各乡镇对毁林毁草线索调查取证后,移送由林草、自然资源、农牧部门联合组成的县问题研判组确定地类,再移交执法部门查处。林业行政执法委托公安部门实施,草原开垦案件由乡镇派出所办理、林草部门全程指导,与县公安局协同办案。各乡镇在春耕期积极推进植被恢复,县级成立验收组逐地块核验,确保植被恢复率达到100% 。
此外,通过“线上+线下”“机关+基层”的全方位宣传模式,构建起生态保护宣传网络。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平台发布《关于禁止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的告知书》,设立举报热线;组织乡镇干部成立“政策宣讲小分队”,走村入户发放双语版政策明白卡,为企业“送法上门”;在人流密集区域设置宣传咨询台,定期解读相关法律法规。累计发放资料超1万份,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群众对毁林毁草危害性认知率达90%以上,主动提供线索12条,形成了全民参与、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整治成效显著,生态底色更靓
通过此次集中整治,武川县全面清查党的十八大以来非法占用林地、滥砍盗伐等问题,利用卫星判读、群众举报等渠道梳理线索,建立“问题台账+图斑数据库”动态管理机制,坚持边查边改。累计回收被破坏林地、草地资源超200亩,对无责任主体区域纳入生态修复计划,逐年落实治理任务。
武川县严格落实“谁破坏、谁治理”原则,通过公益诉讼、损害赔偿等方式,责令违法主体限期修复破损林地;无主区域由乡镇制定方案、纳入年度治理计划,确保修复质量。同时,追缴罚款罚金,累计挽回经济损失超50万元。
武川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升林草资源保护水平,为建设美丽武川、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更大贡献。(武川县森林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杨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