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生态治理任务艰巨。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 “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动员令。武川县积极响应国家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全力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阴山北麓(河套平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当中,全县上下一心,抢抓雨季黄金时期,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坚决打赢三北种草“攻坚战”。
阴山北麓(河套平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在武川县涉及6个乡镇,建设规模达36万亩。该项目旨在解决县域内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问题,通过严格落实草畜平和禁牧休牧制度,为生态环境休养生息创造条件。
当前,该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雨季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全面加快施工进度。在各个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身穿红色马甲的工人组成流动方阵,他们熟练地将耐旱草籽、柠条种子等均匀抛洒,使用耙子将草种翻入泥土之中;免耕补播机也在草地间穿梭作业,其锋利的开沟器精准划破地表,随后种子箱内的草种顺着输种管均匀落入沟中,覆土轮轻轻压实土壤,提高了播种效率与种子成活率;无人机编队也在高空作业,构建起细密的播种网,一颗颗种子、一粒粒化肥深埋土中,承载着生态复苏的希望。在部分已完成播种的区域,前几日新种的草苗已经陆续破土而出,点点嫩绿铺满大地,展现出勃勃生机。
为确保项目施工质量和成效,武川县林草局工作人员坚守一线,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督导。工作人员每日早早奔赴现场,仔细检查整地的平整度与深度,确保符合标准,为种子扎根创造良好条件;在播种环节,紧盯工人撒种操作,保证种子播撒均匀,杜绝漏播、漏耙现象,严格把控肥料用量科学施肥。
期间,林草局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会,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为项目施工人员详细讲解播种、施肥技术,提升施工方的专业能力,确保项目操作规范、技术到位。在档案管理方面,安排专人对项目规划、施工记录、检测数据等各类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妥善保存,为项目的持续推进与总结提供详实依据。此外,林草局积极落实以工代赈政策,优先吸纳当地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参与项目建设,把脱贫人口作为“以工代赈”重点对象,不仅加快了项目进度,还有效带动脱贫人口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施工中,林草局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种子质量把关、整地标准要求,到播种技术指导,林草局工作人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诸如项目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种子出苗率异常等展开讨论,制定解决方案。以统一的施工标准,协调各方资源,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确保“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
武川县林业和草原局通过实施“三北”工程生态治理项目,不仅将有效改善武川县的生态环境,还将探索出一条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的新路径。未来,武川县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推进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武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镇 电话:0471-8812203
邮编:011700 蒙ICP备1600435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25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