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部门乡镇动态

202505/0709:02

来源
武川县融媒体中心

A+ A-
保存

匠心筑梦 榜样力量丨青山不负追梦人——记2025年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武川县森林草原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胡文俊​

开栏语:2020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吃苦耐劳闯新路、一往无前进中游,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的火热实践,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智慧和汗水奏响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

武川县作为内蒙古发展版图中的重要一角,同样活跃着众多闪耀的奋斗身影。他们扎根基层、奉献一线,在平凡岗位创造非凡业绩,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为凝聚榜样力量,激励更多人奋勇前行,武川县融媒体中心特推出专栏《匠心筑梦 榜样力量》。在这里,我们将一同见证自治区先进工作者与劳动模范的初心与坚守,感受榜样的力量,共同书写武川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在武川县广袤的山林间,有这样一位身影,二十余载风雨兼程,他将青春与热血化作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力量。他,就是武川县森林草原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胡文俊,一位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林业工作者。

(左图二为胡文俊)

自1996年投身林业事业,胡文俊便与山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中,他深知工程质量关乎生态根基。为此,他始终坚守一线,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从苗木的筛选到种植的规范,从验收的标准到补助的精准发放,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细致入微。不仅如此,他还将目光投向了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积极引导退耕户发展黄芩、黄芪种植及农村能源项目。这些举措不仅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更让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集体林权改革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涉及全县 162 万亩林地。胡文俊主动请缨,牵头承担起这项重任,他带领工作人员历时三年,完成了外业调查、内业整理与确权发证工作。在这过程中,无数个难题摆在他面前,他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顽强的毅力,为武川县林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 年,胡文俊肩负起驻村第一书记的使命。面对贫困村庄的困境,他积极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通过引进种植公司流转土地,让闲置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扶持大户造林,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参与生态建设。这些举措让农户人均年增收 8000 元,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他协调实施庭院经济与村屯绿化,让村庄披上绿装,森林覆盖率提升至 35%,打造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此外,他推动整村股份合作养殖项目,带动村集体年分红 18 万元,并争取储窖项目实现年租赁收入 4.8 万元,为村庄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 年,在“三北六期”工程的统筹推进中,胡文俊再次勇挑重担,最终完成全县 83 万亩林草建设任务,为“三北”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武川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多年来,胡文俊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可,他荣获 2015 年“呼和浩特市先进工作者”称号。但荣誉的背后,是他对林业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他常说:“守护好这片青山,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文/杨丽芳)



主办单位:武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镇 电话:0471-8812203 

邮编:011700 蒙ICP备1600435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2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2502000102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党政机关